供暖锅炉控制系统(fa09锅炉控制系统设置)

大家好,供暖锅炉控制系统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fa09锅炉控制系统设置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供暖锅炉控制系统和fa09锅炉控制系统设置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哪位大神详细的解释下壁挂炉水地暖的联动控制系统求解

锅炉,混水中心(外置水泵),中央控制器,温控面板,电热执行器之间的联动关系。

1.启动温控面板,等待2分钟(等电热执行器开启),再启动锅炉和混水中心(外置水泵)。

2.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温控面板切换为保温模式,同时关闭电热执行器,锅炉,混水中心(外置水泵)

3.在保温模式状态下,锅炉、混水中心(外置水泵)不会启动工作。只有在室温低于设定温度后,控制关系回到第1种控制关系。

1.在电热执行器完全打开之后,开启热源及外置水泵工作,避免了这段时间的能耗。节能2%

2.在供暖达到的时候,立即停止热源工作,避免了这段时间的能耗。节能2%

3.在供暖保温这段时间,热源不启动,避免这段时间的能耗。(保温长达40分钟左右,升温到设定温度只需20分钟左右,避免锅炉在保温模式下频繁启动)节能25%

4.常规系统控制做法,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当室内温度全部达到设定温度,最后准备关闭的一路分水器由于锅炉还在运行,系统内水压过大,这一路分水器关不死,能耗加大。联动能避免这段时间的能耗。节能2%

避免水泵憋泵,延长水泵使用寿命。

每隔15日一次启动电热执行器工作5分钟,延长分水器阀芯使用寿命。

一个锅炉分两套供暖系统如何走管

1、锅炉不可以串联使用,这是绝对禁止的。锅炉可以并联使用,并联主输出管道就可以实现你所要求的条件。即用一根母管,然后分别接到两台锅炉上,每台锅炉出口有阀门。地暖分水器是地暖系统的一个装置,地暖之所以被公认为最舒适的家庭采暖方式和地暖分水器有直接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地暖分水器是地暖系统的心脏,它是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水和汇水装置,在整个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占据调温枢纽的,暖气片供热要求水的温度高些,一般60—80度,地暖供热要求温度40左右,如果是家中将原来暖气片系统改为地暖供热系统,最好加装混水装置。如果地暖系统面积比较大,比如说一个小区或者几栋楼,可以单独做个换热器。总而言之,让进入地暖的温度不要太高,否则会影响地板及管子的使用寿命,人也感觉不舒服,电锅炉区别于原有燃料锅炉,电锅炉安装更具应用场景的不同,有两种方式。

2、第一种方式,直供式。安装方式基本上同原有燃料锅炉,但是由于电锅炉的发热功率极大,所以循环水泵不能按照原有燃料锅炉的抽水式(水泵安装在供水管路上,抽锅炉中的热水供暖),应该采用顶水式(水泵安装在回水管路中,将电锅炉内的热水顶出去)。这也保证供水压力,保护电锅炉发热体,延长电锅炉的使用寿命。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平米采暖,即不大于200平米。

供热锅炉房的节能措施有哪些

(1)供热锅炉房的节能潜力。正常技术条件下,对于一般住宅建筑,一台0.7兆瓦的锅炉可供1万平方米暖;对于工业锅炉,每小时2~40吨容量的蒸汽锅炉或1.4~28兆瓦的热水锅炉,热效率一般为72%~80%;小于等于4吨/小时容量的锅炉的热效率为低限值,6吨/小时容量以上的锅炉,其热效率都在75%以上。锅炉运行实践证明,在正常技术条件下,一些锅炉可长期稳定在75%以上的热效率工况下运行,锅炉设备利用率较全国平均水平可提高40%,热效率提高13%。它们所产生的综合效益是,不但节约燃料、电能、运输、人力等,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初投资(包括设备投资、建筑投资、土地面积等)。锅炉房节能除上述指标外,还有锅炉辅机节电、降低锅炉设备和辅机的储备系数、合理利用投资等。可见,在锅炉房设计中锅炉容量配置合理的情况下,供热锅炉房节能潜力巨大。

所谓“1蒸吨供若干建筑面积采暖”是目前采暖技术中的通俗说法。严格地讲,锅炉容量的1蒸吨(热水锅炉为0.7兆瓦)供应若干建筑面积采暖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建筑群的热网和采暖系统的保温、系统泄漏率。热力和水力工况等基本正常,作为衡量锅炉房机组运行工况的一种尺度。二是锅炉机组以及上述技术参数在不正常状态下对热网和采暖系统的综合影响。后一种情况,如保温层严重破坏、泄漏率过大或热力和水力工况严重失调等,易于暴露,用户一般比较重视,并设法解决。

(2)供热锅炉房的重要地位。全国目前平均每蒸吨仅供6000平方米,这主要由于实际工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问题的关键是供热系统的热源——锅炉机组未达到正常技术水平。

锅炉房作为供热热源工程,是由锅炉及其辅机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锅炉房工艺设计、安装施工和锅炉房的管理运行四个主要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全局,造成锅炉设备运行状态恶化。

锅炉房运行节能与锅炉的选型、锅炉辅机的选型、锅炉房的合理设计、锅炉的安装质量、锅炉房的运行管理及司炉的实际操作等多种条件有关。

锅炉的最大特点就是一种类型的锅炉对应一个煤种。选择锅炉炉型时,不仅根据所需热负荷量、热负荷延续图、工作介质,选择锅炉的结构形式、容量和台数,更重要的是针对用户本地供应燃料的品种选择燃烧设备,这是锅炉节能的前提。其次是按投资金额、施工进程、土地使用面积等因素选择组装锅炉或是散装锅炉。所以选择炉型时,要对该锅炉运行实例进行认真考察,并要对本地燃料特性充分掌握,选用的锅炉型号才能成为优选,否则不但浪费资金而且浪费燃料。

就供热锅炉房的锅炉辅机选型而言,我国尚未制定出明确的辅机容量指标。调查表明,对于相同容量的锅炉房,鼓风机、引风机等锅炉辅机的电功率最大相差可达一倍以上。建议按计算选型,计算公式可查阅各种锅炉房设计手册及有关著作。锅炉设备的辅机选型对节能的效果影响很大,设备选型合理,才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锅炉的安装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锅炉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而且关系到锅炉的长期运行工况和节能效果,尤其对散装锅炉更为重要。锅炉安装是锅炉制造工序的继续,炉排运行状态,烟、风道的密封性,炉排下风室间的密封性能,炉墙砌筑质量等,对锅炉能否满负荷运行及节能降耗影响很大。以下着重谈锅炉房的运行管理。

锅炉运行管理是对热力公司或管理部门而言的。一般单机容量等于或大于10蒸吨的锅炉房,大都设置较全的热工监测仪表,甚至设有微机循环检测和显示,并配置较全的技术管理部门,使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尚存在着如下问题,值得重视:

(1)配备专职司炉。司炉工种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有直接影响,对热力公司而言,是第一线技工。但是,目前临时司炉工居多,这是锅炉达不到在经济状态下满负荷运行的重要原因。因为锅炉运行要针对各种煤的特性采取不同的运行手段,即使同类品种的煤,当其收到基水分变化时,煤层厚度、煤层推进速度都要相应改变,随着室外温度变化,也需要调节锅炉燃烧负荷,这些都不是用制度硬性规定能做到的。

(2)健全检测制度。某些地方对节煤下达的指标是炉渣含碳量,这就忽视了排烟热损失。由于司炉为了达到合格炉渣含碳量,运行中过于增加煤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长炉渣区,结果使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炉膛内过量空气系数过大,锅炉炉膛平均温度降低,排烟过量空气系数大,除尘器阻力上升,降低了燃烧的所需空气量,使锅炉热效率大大降低。排烟热损失不是视觉所能观察到的,因而最易被忽视。

(3)建立合理的运行制度。锅炉房运行制度不合理,是造成锅炉热效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某热力公司2台20吨/小时链条热水锅炉房的运行记录中的运行时间为:

9:35~12:30(运行2小时55分钟)

12:00~17:50(运行5小时50分钟)

全天运行近20小时,分4次运行,根据锅炉从压火状态启运到基本稳定热工况至少需2小时,见下表。上述运行制度,低效率下的不稳定工况占总运行时间的42%,若是将上述运行时间改为每天两次运行,每次9.5小时,使不稳定工况占总运行时间的21%,锅炉负荷和热效率将有很大提高。

时间10:15~11:1511:15~12:1512:15~16:15锅炉热效率(%)56.9764.5176.56锅炉热效率平均值(%)60.7445.56

(4)防止“大马拉小车”的运行方式。锅炉在“大马拉小车”下运行,即低负荷率下运行是锅炉浪费能源的又一重要原因。锅炉只有在70%~110%额定负荷下运行才处于经济工作状态。从下表中可看出,稳定工况下负荷率为76%时,锅炉效率最高为76.6%,连续低负荷下运行锅炉的效率为66.09%,反而高于长期停运;负荷率为81%不稳定工况时锅炉运行效率为63.08%。

同一台锅炉在不同运行方式下测试结果

运行总时间/小时锅炉效率(%)负荷率(%)备注连续运行7266.0953见注①间歇运行37.563.0881见注②稳定工况负

荷率下运行7.6776.676见注③注:①3月18日2时开始启动,连续低负荷率下运行至3月21日8时为止。

②锅炉采取停12小时,供12小时间歇运行,3月21日8时至3月24日6时停止。

③锅炉在上述间歇运行时的某一段稳定工况的7.67小时,即3月22日18时至23日6时止。

总之,锅炉房系统工程中的四个主要环节互相影响,紧密相关,如某一环节中的某一主要因素失控,就会影响锅炉的经济运行,使得每蒸吨容量供暖面积下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